2021年4月17日,“上海市脑与类脑智能基础转化应用市级重大专项-脑刺激转化研究研讨会:面向脑疾病治疗与神经康复的脑机交互智能神经调控”线下成功召开,来自复旦大学100多位老师和同学参与交流研讨。本次研讨会涉及基础神经科学、关键核心技术与系统、临床转化研究多个前沿科学领域,共同交流探讨推动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引领该领域在理论、技术和临床研究的协同发展,助力前沿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应用。

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办,由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复旦大学脑科学前沿中心协办。
会上,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教授首先进行了开幕致辞。冯教授对本次研讨会的背景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期望此次会议可以推动复旦大学相关学科的交流合作。

冯建峰教授开幕致辞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守岩研究员进行了开场报告,介绍了读脑与写脑:脑机交互神经环路编程及其在临床的应用。

王守岩研究员做开场报告
此外,在基础神经科学方面,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教授舒友生介绍了中红外神经调控的机制;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嘉漪、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骁、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康晓洋、上海人工耳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孙增军也分别在视觉功能恢复、神经调控芯片、柔软性神经接口和国产人工耳蜗等方面进行了报告;在临床转化研究方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医师郁金泰、主任医师吴雪海、副主任医师邬剑军、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员程炜分别就认知障碍的数字化精准医疗、PSP-PGF亚型步态障碍的脊髓刺激治疗进展、基于意识机制的神经调节及睡眠与抑郁的神经机制研究作主旨报告。
与此同时,本次研讨会也邀请了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特聘教授张立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吴毅、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研究员许凯亮、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宋彬等10余位专家参会交流讨论。
本次研讨会期间也设有海报展示,收到来自复旦大学老师及同学提交的海报共33张,促进了更深层次的学术交流。

会上,各位专家积极发言,分享了脑科学研究成果并交流探索经验。同时,期待共同推动脑与类脑领域的科研融合与互促互进。